我國家禽業與**市場的關聯度日益提高
我國養殖業面臨能量飼料供給偏緊的局面,2011年我國能量飼料的需求量約為1.7億噸,而產量約在1.67萬噸,缺口的能量飼料預計在500萬噸-1000萬噸,2010年,我國玉米的進口量達到了157.3萬噸。201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5200萬噸。 **市場石油價格的上漲推動著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導致對玉米及大豆原料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加上全球范圍內**天氣對農作物的收成造成影響,使得**市場的糧價上漲,推動飼料價格不斷攀升,從而直接提高了我國家禽養殖業的成本。**家禽養殖中飼料價格的波動與**市場上飼料原料價格波動的關聯度越來越強,而且這種影響的傳遞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對于家禽養殖企業來說,就需要用全球化的視野研判飼料價格的走勢,適時、適度地進行飼料的采購,提高資金的運轉效率與養殖效益。
外資進入我國畜牧業的步伐加快
美國泰森食品公司早在2001年5月就與山東諸城外貿有限公司攜手創立了美國泰森在中國的**家食品企業--山東泰森大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優質的深加工雞肉產品。2008年4月,美國泰森食品有限公司與山東新昌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山東泰森新昌儀器有限公司。2008年,美國高盛集團斥資2億~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十余家專業養殖場。同年,德意志集團注資6000萬美元,獲取上海宏博集團公司養殖場30%的股份;同時,德意志集團也注資6000萬美元參與天津寶迪農業產業集團。泰國正大畜禽有限公司投資6000萬元在湖南寧鄉建設禽畜養殖核心示范場項目。按其規劃,除湖南外,正大的現代化養殖項目已經在遼寧、吉林、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同步啟動,并利用旗下卜蜂蓮花(即原易初蓮花)超市進行銷售。2009年美國的豬肉生產和加工巨頭史密斯菲爾德通過出售股份給中糧集團,曲線進入中國。 不難發現,近年來,外資正加速在華投資上游養殖業。 農業部公告 **708號。
家禽企業運用世貿規則維權意識增強
家禽品種改良與創新力度亟待加強
我國在家禽品種改良與創新上,取得了**的成就,但與國外優良的禽種之間還存在著**的差距。種源被視為家禽養殖業的高端核心“配件”,只有培育出更多更優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家禽品種(或配套系),我國家禽業在**上的主動權與話語權才會進一步增強。為此,需要同業者們達成廣泛的共識,從我國家禽生產的戰略高度出發,加大家禽品種改良與創新力度,在新品種(或配套系)的培育上,加大資金與人才的投人,聯合攻關。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